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洞察报告(2023)

  ,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加大对多个场景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为消费金融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信贷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2023年上半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各项业绩指标呈现温和上行态势。与此同时,在“常态化监管”的推动下,行业已由最初的粗放式探索向精细化运营转变,更多机构选择把重心转向存量客户的运营。消费金融行业也在迎来改变,一方面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AIGC掀起变革浪潮;另一方面消金公司承担着实现更高质量普惠、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洞察报告(2023)

  本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梳理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行业发展与监管中面临的问题与启示,并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消费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中国消费金融公司洞察报告(2023)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1家开业经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银行系占据九成以上,为21家。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共10家,以产业机构、电商平台等为主要出资人。消费金融行业已初步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多层次服务供给的格局。

  在国家战略和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消费金融焕发新生的重要驱动力。相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业态,消费金融机构对科技自主创新更为重视。

  消费金融行业已在过去十年里实现了显著扩容,但目前体量依然较小。2021年以来,为规范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监管机构基于审慎态度收紧消费金融牌照,一直未有新设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直到2022年9月,建信消费金融获批筹建,并于2023年6月30日正式开业。

  灵活应变,部分企业、金融机构通过“曲线救国”的形式加码消费金融,掀起增资投资热潮。2022年至2023年7月,与消费金融公司有关的8起投融资或并购事件中,6例涉及到商业银行通过收购股权或直接增资的方式增加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控股权,交易主体有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宁波银行、星展银行以及盛京银行等。

  国有大行及城商行等仍在不断入局中,如富滇银行、上海农商行、苏农银行、吴江银行等多家银行计划筹建消费金融公司,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获批设立。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数量的增加将导致消费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但也有利于引导消费金融行业朝正规化、合规化发展。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不含建信消金)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服务客户人数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但与2021年相比,增速均已放缓。

  从公司情况来看,得益于疫情缓解对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线上化展业转型对资产端业务发展的有效赋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有所回升,且集中度较高。2022年,资产规模达千亿级的消费金融公司有两家,分别为招联金融和蚂蚁消金,总资产分别为1643亿元和1062亿元。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恢复性增长动能依旧偏弱。近期披露的中报数据显示,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合计约达8900亿元,较2022年底持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半年蚂蚁消金增资落地,其总资产规模超越招联金融,一举跃升为行业第一。

  行业弱增长态势下,消费金融公司分化愈发显著。从营收来看,招联金融、马上消费、兴业消金稳站第一梯队,2022年营收均超百亿。头部与腰部消费金融公司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招联金融营收约为中银消金的2.4倍。尾部机构仍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湖北消金、金美信消金、唯品富邦消金等营收不足10亿元。

  从盈利来看,2022年净利润高于15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仍为前述三家:招联金融、兴业消金和马上消费。除此之外,其余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规模均低于10亿元,仅晋商消金处于亏损状态。

  就盈利能力而言,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为股东创收能力最好的是兴业消金、长银五八消金和招联金融,净资产收益率(ROE)均超过20%;其次是马上消费(18.46%),且近三年ROE稳步提升。

  2023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普涨,分化仍在持续。兴业消金、马上消费等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但从净利润增速上看,头部机构分化显著,马上消费同比增长超过130%,中银消金也超过100%,蚂蚁消金和招联金融出现负增长;腰部机构座次洗牌加快,宁银消金、南银法巴消金业绩表现突出,成为黑马。

  尽管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增长承压,但强者恒强,招联金融、兴业消金、马上消费领先地位稳固,其2022年营收、净利润保持在行业前三,ROE相对较高。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占据技术和资源等方面优势,形成竞争壁垒,行业马太效应或进一步加剧。

  由于不能直接面向公众吸收存款,消费金融公司的流动性支持较弱,融资渠道涉及同业拆借、股东存款、ABS、金融债等,资金成本较高。此外,考虑到行业增速降档下公司资本内生能力有限,对不少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资本补充的压力犹存。

  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4.01%,和2021年的14.36%相比基本持平。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结构较为单一,呈现以同业借款为主,其他融资方式为辅的特点,历年同业借款占比均超过75%。获取资金成本差异较大,2022年共14家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成本在4%以下,有6家融资成本在4%-4.5%(含)之间,4家融资成本在4.5%-5%(含)之间,1家融资成本超过6%。

  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资金成本高企或为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展业的掣肘。但相对而言,银行系消金公司可凭借其母行信用、客群流量优势在同业市场上获得低成本资金,优势较为明显。

  消费金融行业变局涌动,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和监管规范需两手抓,在鼓励和约束之间既能巩固增长势头,又能维持市场秩序,行稳方能致远。

  从业务、模式层面进一步夯实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和规范,是为其更好地发展。

  首先,健全市场准入,优化消费金融生态。2017年以来,央行和原银监会加强了对校园贷及互联网金融的治理整顿,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此后,随着P2P平台逐步清退,2020年《网络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加强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的出台,消费金融行业逐步逐渐完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洗牌重整。

  其次,平台金融整改收尾,市场预期改善。2023年1月,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一些突出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已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随着蚂蚁集团完成纯金融业务切割——花呗、借呗装入蚂蚁消金平台,平台金融方向明朗,预计未来还有更多平台企业依托消费金融牌照“分一杯羹”。

  监管多措并举保障消费金融行业走得更快、更稳后,再度加码政策托举行业向更好发展。2023年7月,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形成促进消费的一揽子政策体系,消费金融行业稳健前景可期。

  消费金融行业十余年发展步履不停,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在发展的大格局中力求规范。

  例如,消费贷产品定价已在监管引导下实现显著下降实施调降。2021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对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将个人贷款利率控制在24%以内。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主流消费金融产品定价均在24%以下。

  此外,监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消费金融业态和风险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的。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公告《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再迎修订。该计划的发布,一方面是政策红利的体现,另一方面亦意味着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将适合形势发展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新局面已经打开,行业未来动向如何值得展望。

  2022年,疫情反复、消费需求缺乏等问题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增速形成压制。考虑到利率上限以及LPR下行趋势短期难以逆转倒逼消费金融公司调降产品定价,其盈利空间或受到挤占。

  基于消费金融产品经济模型(税前利润=定价-资金成本-利息损失-信用成本-获客营销费用-其他运营费用),定价下行会带来盈利空间或分润比例的压缩,考验各类型机构综合运营能力以及自身单位经济模型的优化能力,其中资金成本较高、获客效率较低、风控能力较弱、运营成本较高的机构首当其冲。

  并且,伴随利率水平普降,不少银行的消费贷利率近期已降至4%以下,可能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展业面临更大挑战。

  银保监会非银部此前在《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围绕消费场景自主构建业务渠道获客的能力与意愿不足,除少数头部依靠多年品牌声誉积累具备一定自主获客能力与客群细分能力外,其余多数主要依靠以头部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助贷机构推荐获客。

  此条路径弊端明显。依靠助贷完成业务起量无法助力消费金融公司培育其自营获客能力,反倒会使得依赖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并且,第三方渠道的使用会进一步推高运营成本,更不利于消费金融公司长远发展。多重压力之下,多家消金公司开始将重点放在了“谋自营”,借助多元股东的技术、流量等优势,强化智能风控体系,拓展线上消费场景。

  APP作为线上自营平台的重点展示窗口,是最能直接体现各家公司阶段性成果的载体之一。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拥有不止一个APP平台,例如,马上消费拥有5个APP,部分APP早在2016年上线,其中安逸花APP活跃用户规模突破千万人次;招联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湖北消金拥有3个APP。

  消费金融公司“长尾+下沉”的客群定位本身决定了其信用风险要高于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但近年来其贷款不良率有所抬升,考虑到坏账率指标本身存在滞后性,消费金融不良率压力短期内仍将持续。

  截至2021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整体不良贷款余额149.90亿元,平均不良贷款率高企,为2.11%。2022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公布相关数据,其中招联金融、湖北消金、金美信消金等不良率逐年递增。2023年以来,消费金融机构不良率继续走高,如中原消金在一季度末均环比略有增长,海尔消金在二季度末环比略升。

  结合前述挑战,尽管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极尽所能”获客,但也需建立有效的风控机制,完善用户画像及差异化定价体系,避免盲目扩张业务而导致的资产质量下滑及定价无法覆盖成本引发的金融风险。

  入局者众多,消费金融行业已由最初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加上行业增速整体放缓,市场存量博弈的特征日益明显。更多消费金融公司倾向于追求稳健增长,将经营重点放在存量客户的挖掘和维护上。

  后疫情时代,各家消费金融公司都主动加快自身数字化建设进程。消费金融APP作为消费金融公司自营能力建设的主阵地,一方面在下沉市场挖掘新客户,一方面在存量客户中找寻新的机会,精进服务、拓展客户。

  2023年上半年,马上消费安逸花APP月活用户始终维持在800万水平附近,领先优势明显;招联金融APP则在500万左右,较2022年同期增长38.0%。

  自营实力背后是科技的自主研发,马上消费从0到1构建自己的数字化能力闭环,至今已经超过1000余套核心技术系统,研发成果涵盖智能风控、智能获客、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消费金融业务全流程、生命全周期,让马上消费得以开展便捷、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

  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正苦练内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初具成效。我们从专利布局可见一斑——截至2023年9月,在获批的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2家合计公开披露了1962 件专利。

  马上消费公示的专利达到956件,占行业总量的48.8%,其次是招联金融、平安消金与南银法巴消金。从专利分布来看,消费金融机构申请的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业务系统、云计算与区块链专利技术。

  以“智”提质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必要之举,随着科技正加速迭代升级,消费金融公司也在加强对前沿技术的探索,以解决落地应用瓶颈,适应和引领行业的变革。

  AIGC引爆技术革新后,马上消费已率先于2023年8月推出全国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将AIGC技术投入实际使用,可支持营销获客、风险审批、客户运营、客户服务、合规审批、资产管理等典型零售金融业务环节。

  据悉,“天镜”大模型的智能营销、客户分析产品已落地。尤其是客户智能营销,目前已经实现无须配置标注,能够提高70%的效率,并且提供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

  阿里、小米等互联网巨头竞逐AIGC大模型的同时,也助力旗下消费金融机构实现具体场景应用。热潮之下,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也在探索与AIGC技术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消费金融需既“普”又“惠”。以科技为基,消费金融公司已聚焦“普”精准施策——普遍依托自研APP,实现7×24小时全线上金融服务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惠”也初步落实——经中央引导,2022年底消费金融公司主流消费金融产品定价均已在24%以下。

  坚守“金融为民”本色,消费金融公司需兼顾发展速度和温度,精准定位客群并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在普惠上进一步发力,更好地满足普罗大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今年4月,马上消费发起成立了重庆马上科技发展基金会,成为全国消费金融行业首家独立公益基金会,依托科技自主研发优势,开展“授渔计划”、“蓝天计划”、“匠人计划”等五大公益项目。截至目前,马上消费累计为3300万余农村用户、3900万余县域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累计交易额分别达到5800+亿元和7300+亿元。

  招联金融在疫情之初就启动“微光计划”,向500万信用良好的复工群体提供提额、借款降息等优惠;自主研发出“虚拟职场远程办公支撑普惠金融服务”;在2022年通过完全线上化、智能化的方式,识别客户困难和诉求。

  除了持续让利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也逐渐成为消费金融公司关注焦点。除了对外加大知识宣教力度、对内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消费金融公司正趋于以科技驱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例如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义理解能力,确保100%响应客诉、并给出相应智能回复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sl-sc.net/dongcha/5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bagua.com